2024年初,内江在汉安大道与太白路交叉口、汉安大道与大千路交叉口、大千路与东桐路交叉口、玉溪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启用了首批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。如今,这些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已启用一年多,司机们的使用情况怎样?在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掉头又该注意哪些细节?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。
8月22日上午,记者首先来到汉安大道与太白路交叉口,在现场观察了20多分钟。其间,部分驾驶员驾驶车辆行驶至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时,会将车开到最前方的掉头车位等待绿灯掉头,而部分驾驶人则把车停在最后方的掉头车位等待绿灯掉头。随后,记者又前往汉安大道与大千路交叉口,现场车辆掉头的情况和汉安大道与太白路交叉口大致相同。
“没注意到地面和标牌上的指示,看到这里能直接掉头,就在这儿等了,具体的通行规则不太清楚。”当天驾车经过汉安大道与大千路交叉口的驾驶员刘勇,在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等待绿灯掉头时,尽管前方两个掉头车位没有车辆,他为了方便,还是选择在通道最后方的掉头车位等待,结果导致后方多辆车辆无法进入掉头车位。
据了解,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是能让两辆及以上车辆在路口同时掉头的通道,通道内设置了多个掉头等待区,受掉头信号灯控制,可实现多车辆同时掉头,从而提升通行效率。该通道的目的就是在同一信号时间内,最大限度保障车辆通行,其核心是前车不能阻挡后车驶入掉头车位,前车掉头需驶入最前方的掉头车位,把后方掉头车位留给后车,确保同一时间内有更多车辆通过。
那么,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该怎么走?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
内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民警介绍,在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掉头的车辆,一定要留意观察标牌和地面标线。当掉头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时,掉头车辆进入通道后,要按照掉头车位“1、2、3……”的顺序依次排队等候;当掉头交通信号灯为绿灯时,在掉头车位的车辆可以同时掉头;当前方掉头车位上的车辆完成掉头后,未在掉头车位的车辆要行驶至首个掉头车位再进行掉头;禁止未进入通道的车辆在最后一个掉头车位直接掉头。
正确使用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,能大大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效率。内江公安交警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,驾驶车辆在“串联式掉头”通道掉头时,务必按照通行规定规范操作。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每辆车的掉头半径不同,在掉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,观察清楚后再进行掉头。(付垚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