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生产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生活。
今年上半年,东兴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,全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,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类事故发生。
紧绷“安全之弦”
应急管理水平再提升
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。紧扣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畅通生命通道”主题,东兴区组织机关(企事业)单位、各镇(街道)开展咨询日活动,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、录制宣传小视频、开展有奖趣味猜谜、组织安全宣传车上街等形式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宣传各类安全知识。
同时,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“五带头”、安全知识网络竞赛、全员查找身边隐患、应急科普“五个一”等系列宣传活动,在全区营造出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。
从街巷到乡村,从机关单位到店铺工厂,关于安全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实践还有很多——
今年以来,东兴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推行安全生产委员会“双主任”制度,制定了《内江市东兴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》《内江市东兴区部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清单》等重要文件,印发了《关于汲取事故教训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》,全面开展各行业安全生产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。目前,已发布每日安全生产预警动态信息89期,“点对点”提醒督促31次。
对区应急委十八个专项指挥部应急预案进行梳理,进一步强化区级专项预案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,并督促制作相应预案操作手册,建立“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”、有组织、有计划、相互衔接、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。
加强应急、气象、水利、自规等部门之间的联系,利用监测预警平台、短信收集、媒体宣传等途径,实现防灾预警信息共享;及时进行信息传达,提醒公众防范,2024年上半年,共发布风险预警提示5期,预警短信13726条;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“叫应”机制和提前转移避险机制,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,确保及时“叫应”,真正“喊醒”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,东兴区全面开展各行业领域专项排查整治行动,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14980家次,发现整改各类生产经营安全隐患4091个,整改率达99.48%;集中开展“强安2024”打非治违专项行动,对非法违规动火作业、高空作业等行为进行立案查处。
常敲“防火之钟”
森林资源安全再升级
在长江森林公园、白合镇斑竹林场等重点林区,关于守护与防范的较量从未停歇。
严控火源,筑牢安全防线。组织28名国有林场专、兼职护林员和2300余名各村(社区)巡逻人员,开展全员巡逻,共同编织起一张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;在重要的进山林口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站(点)20个,登记进山人员车辆,严控火源进山入林;加强特殊人群监管,针对老人、小孩及重点人员开展宣传教育3400人次,落实监护人责任,不让一丝火种有“可乘之机”。
强化治理,消除火灾隐患。成立4个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督导组,在春节、清明、“五一”等重要节点,深入各镇(街道)、国有林场督导检查,对发现的问题毫不留情,督促落实整改措施,限期整改到位。
全时备战,提升处置能力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及时、准确、规范地报送火情和处置情况;组建森林防灭火应急队伍18支517人;建立区级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库2个、镇(街道)森林防灭火物资库17个,储备高压水泵、风力灭火机、割灌机、背负式水枪、油锯等防灭火装备;定期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演练和防灭火技能培训,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
筑牢“安全之基”
防汛抗旱减灾再细化
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这是一直以来东兴区对待防汛抗旱工作的态度。
进入汛期以来,在杨家镇、椑木镇、永福镇等地,都能看到东兴干部们未雨绸缪、主动作为的身影。他们“无死角”排查隐患,“实战性”开展演练,“全方位”预警监测,“立体式”群防群控,“联动式”应急处置,“多渠道”应急避险,“源头化”综合整治,努力打好地质灾害防治“主动仗”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今年上半年,东兴区还健全防汛责任体系,对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及成员进行调整,进一步健全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、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,共落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853人,做到层层抓紧压实,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。修订完善应急预案,对全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行修订,进一步明确全区防汛抗旱组织体系、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等内容。
夯实抢险救援准备。摸清各镇(街道)和相关单位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底数,全区储备各类防汛机械设备、车辆123台(辆),舟艇17艘,防汛抢险救生器材15000余件(套),防汛抢险物料15000余件(套)。调整组建了以消防救援大队为主的区级应急救援队伍35支987人,以村(社区)干部、民兵、村(居)民等人员为主的村(社区)应急分队277支3540人,确保灾害发生时,抢险队伍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。
开展应急实战演练。组织开展东兴区大清流河防汛减灾综合实战演练等,精心设置险情上报、会商研判、救援队伍响应、排除行洪障碍物、营救落水群众等5个阶段10个科目,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、完善应急准备、磨合应急机制、锻炼应急队伍,切实提升东兴区应对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能力。(杨祥)